登录 注册
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集团动态 > 集团新闻 集团动态 NEWS
思考 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需突出“四色”

作者:xhyee  发布时间:2021-11-16 00:00  浏览:744次    

推动文旅融合发展,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、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重要途径。四川文旅资源丰富,推进文旅融合发展,应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融入新发展格局,发挥优势、因地制宜,更加突出生态绿色、革命红色、民族特色和历史古色,以文促旅、以旅彰文,深度激发旅游消费潜力,闯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。

突出“绿”——以生态绿色展现自然山水之秀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,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。四川地处长江、黄河上游,历来有“天下山水之观在蜀”之说,拥有九寨沟、黄龙、大熊猫栖息地、青城山—都江堰、峨眉山—乐山大佛等世界遗产,稻城亚丁、贡嘎山、四姑娘山、泸沽湖等风景名胜,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超过1000条,山川、森林、草地、河流、湖泊、湿地等自然生态类型多样,森林覆盖率达39.6%。要树牢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,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,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,持续改善环境质量,让城市与雪山“同框”成为常态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、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机遇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科学利用山川、森林、湿地、阳光等生态旅游资源,推动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。结合资源禀赋、产业形态,将碎片化分布的大景区、乡村旅游点串成特色化、主题化的景观廊道和旅游线路,高标准建设一批休闲乡村、农业公园、湿地公园、气象公园,发展山地度假、森林观光、田园采摘、阳光康养、特色民宿等新产品新业态,让好山好水成为净化心灵的天然氧吧,让秀美风光成为广大游客的最美向往。

突出“红”——以革命红色传承精神信仰之魂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,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。四川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,是红军长征行程最远、时间最长、经过地域最广的省份。这里诞生了朱德、邓小平、陈毅等革命伟人,创造了四渡赤水、巧渡金沙江、彝海结盟、飞夺泸定桥、爬雪山过草地等伟大奇迹。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,加强对革命史料和文物的收集、整理、保护,对重点文物修旧如旧、恢复原貌,规范提升展陈水平,培育一批“政治素质高、知识储备足、讲解服务好”的优秀讲解员,讲好党的故事、革命故事、英雄和先烈故事。推进具有四川特色、彰显红色精神的教育培训基地和红色研学基地建设,借助实物、照片、图表、实景演出和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和载体,促进红色教育由传统单一的参观模式,向集瞻仰教育、陶冶情操、体验互动于一体的复合型模式转变,提升红色教育的吸引力、互动性和实效性。注重革命老区红色精神传承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,推出更多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经典景区,积极运用3D、VR等现代科技手段,推动新媒介与传统手段“线上线下”交互相融,让红色文物“活起来”,助力红色旅游“火起来”。

突出“特”——以民族特色绽放多彩风情之魅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,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、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。在巴蜀大地上,生活着汉、彝、藏、羌、回等15个世居民族,还有其他41个民族成分,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、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。要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元素,打造以大九寨世界遗产旅游区为中心,香格里拉文化生态旅游区、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为支撑的特色文旅走廊,叫响圣洁甘孜、净土阿坝、若诗若画若尔盖等旅游品牌。以藏羌彝民族文化为主题,培育壮大藏羌彝医药、农产品加工和民族工艺美术等特色产业,增加中高端消费精准供给,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有效对接。借助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节会和宗教文化,打造火把节、龙舟节、锅庄文化旅游节、雅克音乐节、扎崇文化旅游节、牦牛文化节等,支持武术、戏曲、舞龙、舞狮、锣鼓等民间艺术、民俗表演项目,着力营造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氛围。推行“夜间景观+餐饮娱乐+休闲观光”模式,打造一批夜间经济、民俗风情街区,丰富茶文化、火锅文化等,让城市和景区亮起来、让游客留下来。

突出“古”——以历史古色彰显巴蜀人文之韵。四川历史文化悠久,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、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是全世界最早的纸币“交子”诞生地。盐业文化、酒文化、三国文化源远流长,司马相如、李白、苏轼、张大千等英才辈出,特别是以三星堆、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璀璨神秘,羌年、格萨尔、蜀锦、皮影等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。要持续推进巴蜀文化探源研究,积极展开考古调查和发掘,理清巴蜀文化起源及其与中原早期文明互动关系,凸显巴蜀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。鼓励并支持高等学校、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等开展三星堆、金沙遗址等科学研究,抓好价值和内涵阐释、展示与宣传,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化交流、文艺创作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。发挥“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”作用,加强“天府三九大·安逸走四川”和“行千里·致广大”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整体包装、策划和营销,加快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,推出更多诸如“点石成金”(大足石刻、金沙遗址博物馆)、“宽洪大量”(宽窄巷子、洪崖洞)等“成渝文旅新地标”,协同提升巴蜀文化旅游知名度、美誉度。(作者单位:省政府研究室)



原稿出自于 四川日报


〖打印文档〗 〖关闭〗  

上一篇: 绵阳平武:特色民宿产业点亮乡村“美丽经济”
下一篇: 集团举行2023年度表彰大会

新华海颐酒店集团
中国.四川省.成都市.东玉龙街55号2楼
蜀ICP备18005524号-1
24小时咨询热线
4008274988
  联系方式
电话:4008274988
传真:028-86517096
E-mail:systemmaster@xhyee.net
地址:中国.四川省.成都市.东玉龙街55号2楼
  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们
友情链接: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  新华海颐御垒山居  新华国际酒店  新华海颐花岛酒店  


Copyright @2016-2017 新华海颐酒店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备18005524号-1 技术支持:思远网络